|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全国语言类、文化类院校) ----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e行动计划

2017/6/4 13:53:29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

e计划行动方案


 

一、项目意义

    (一)对于在线教育联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一体化深入推进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健全,社会成员流动性不断增强,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经济、技术、贸易、投资、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趋频密。各种交流交往的大量增加,也带来了对语言能力的需求急剧上升。因此,借助互联网等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大力推广语言教育,加快文化传播,将优质的语言教育资源传播到国内各地和世界各国,既可满足当今时代国内外日益增长的语言教育需求,也是深化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设立语言教育和文化传播e计划行动方案,对于便利交流、促进融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应该作为在线教育联盟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二)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本身的重要性

语言能力作为人的三种基本能力之一,是21世纪高水平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而与此紧密相连的文化素质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是促进国家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保障。

1、公民语言教育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本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公民在工作、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口头交流沟通及书面表达的能力,并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一批了解世界的中国人以及高端涉外人员。

2、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本项目,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保存和传承我国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共存;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教育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少数民族的跨文化理解和适应能力,在继承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通过更好地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和职业技能,提升自身的就业和获取收入的能力,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3、外国学习者的汉语国际教育

面向外国人开展汉语国际教育,能够适应和满足世界各国对汉语的需求,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中华文化传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汉语正在逐步成为一种国际语言,汉语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发挥北京语言大学的优势,配合国家“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战略,助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在世界各地培养更多的爱华友华、掌握汉语、熟悉中华文化、有能力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友好交流的汉语人才。

5、跨文化交际

随着不同国家和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不断增多,出现一些交流障碍在所难免,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帮助交流双方不断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增进相互理解与相互尊重,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顺畅进行。同时,丰富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促进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项目定位与目标

本项目旨在联合从事语言教育及文化传播相关教育机构,共同建设面向国内外学习者的,以公民语言教育、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及服务。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为通过探索校内、校际、校企间的资源共建共享、资源服务、教学服务、质量保障、利益分配及共享机制,探索优质在线教育资源的建设、服务、管理、运行和发展的创新和长效机制。

项目的特色

   (一)配合国家发展战略,促进“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汉语,作为了解中国和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工具、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不断提升,受到外国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广大民众的重视,因此,国家提出了“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另外,国家在《教育规划纲要》中,也把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推广使用汉语教育作为民族事业发展的重点。

北京语言大学是国内唯一一所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实施好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努力培养更多具有高层次、高学历、懂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知华友华的国际化人才和掌握汉语的少数民族人才。

(二)充分发挥北京语言大学的特色及其他语言类院校的优势

北京语言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不仅具备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的悠久历史与语言教育和文化传播丰富的资源,而且具有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国际教育格局,同时始终以研究中外语言与文化、培养涉外高级人才为使命,多次被评为“先进中方合作院校”。目前,我校已与世界上51个国家和地区的301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培养了15万余名外国留学生。同时,我校在推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版了多本针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教材,并与新疆等多家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定期委派资深教师前往少数民族地区的院校进行实地教学指导和举办师资培训讲座,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和本地汉语师资培养做出了实际的贡献。北京语言大学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借助上述工作基础、资源优势和实践经验,组织做好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e计划行动项目。

同时,本项目也会积极联合国内具有丰富汉语国际教育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经验的院校,通过强强联合,有效整合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优质资源,发挥各自的地域影响力及资源特色,打造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在线资源体系。

(三)教学对象覆盖国内国外,教学资源语言与文化并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融合化的快速发展,各国学习汉语语言文化、了解中国成为了潮流,同时国人对各国语言的学习也逐渐重视起来,对国外语言文化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本项目将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的覆盖范围定位在国内外,不仅仅是将汉语推向国际,同时也将积极介绍各国的语言文化,以便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也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世界。

在传播内容上,不单单重视语言教育,教会人们基本的沟通能力,同时也注重各国文化的传播,让人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深入的了解该国的文化底蕴,真正做到民族文化多元化和谐并存。

(四)既关注普通公民语言文化能力提升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需求,又关注高端国际化人才培养

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国家发展的新形势需要更多的国际化战略人才,这就需要国家关注普通公民的语言能力提升与文化素质培养,同时也对国家的语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该行动项目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着眼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满足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需求,致力于培养中外高端国际化人才。

四、项目任务

   (一)建立项目组织机构

     1. 选拔项目机构

    本项目由北京语言大学牵头,联合全国语言教育及文化传播类教育机构,组建语言教育及文化传播e项目机构。为了有利于探索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优质在线教育资源的建设、管理、服务运行和发展机制,本项目拟基于以下原则遴选、组织相关教育机构参与本项目。在机构的选择上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跨地域原则

在地域分布上,我们优先考虑在不同区域具有影响力的语言或文化教育类院校,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发挥本土特色,并促进地域特色语言与文化走向国际舞台。这样有利于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快速扩大。

(2)多层次原则

在选择加盟机构的时候,应遵循加盟机构多层次化的原则。加盟机构优先考虑不同层次的院校,如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等。多层次化的机构会丰富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方式,同时也为以后相应层次的加盟机构提供参考。

(3)资源特色突出原则

所选机构在语言与文化教学方面有特色资源。如汉语教学(含境内外及民族地区)、小语种教学等。

(4)在线资源建设实力较强

目前本项目的主要实现方式是在线教学,因此,同等条件下,我们会考虑在选择在线资源建设实力较强的院校或企业。在线资源建设实力较强标准体现在以下方面:教学内容高质量(含教材)、师资完备、学习者较多,或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已为或可为文化体验基地),在语言与文化教学方面有较多研究成果等。这些方面将作为我们选择加盟机构的主要参考标准。

(5)校企并重原则

本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会看重企业单位的价值,企业会为在职人员提供更有针对性课程资源,更好地满足在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了丰富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平台,希望各类具有此方面实力的企业单位积极参与,为国家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2. 建立组织机构

本项目的组织机构将设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及秘书处。

理事会由参与本项目的所有成员单位组成,其中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由本项目所有成员单位推荐、选举产生。理事会是本项目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决定、指导及协调本项目的重大事宜,组织制定规章、标准、规范等。

专家委员会由国内著名专家和资深行业专家组成,由成员单位推荐选举产生。专家委员会是理事会的专业咨询和指导机构,负责为本项目的教学服务、资源建设、技术开发等提供专业指导。

常务理事会由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组成,是本项目的最高执行机构。负责对本项目的重要工作进行研究、审议、部署、实施,重大决策需提请理事会会议讨论通过。常务理事会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二名,由常务理事会成员单位推荐、选举产生,由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担任。

秘书处是常务理事会的下设机构,设在理事长单位。秘书处是本项目的日常执行和协调机构,负责落实常务理事会制定的规划、协约以及议定的相关工作,并根据本项目的规章或协约对日常工作进行协调、管理和服务。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由常务理事会成员单位推荐、选举产生,协助常务理事会处理本项目的具体事务。

秘书处下设若干专门工作组,由秘书长及副秘书长兼任组长。负责秘书处处理本项目的学科建设、资源开发、质量保障、教学服务等专项事务,同时负责与在线教育联盟相关下设机构的联系及工作衔接。

(二)建设优质资源

在本项目实施初期,我们将首先规划资源栏目体系,并将其作为总项目中的一个频道即“语言与文化教育e频道”。

1.按服务对象分类建设资源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我们将该频道大概分为公民语言教育、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外国学习者的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和中华文化传播5个部分。针对国内公民建设普及性的语言教育资源,目的在于提高普通公民的语言能力。针对少数民族建设双语教育资源,目的在于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素质。针对外国学习者,建设汉语类资源,提高外国学习者的汉语应用能力。针对国内外学习者,建设跨文化交际类资源,增加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针对国外学习者,建设中华文化类资源,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培养友华、爱华、支华人士。

2.按能力目标分层建设资源

每个部分的资源我们按照能力目标进行分层分级建设。能力目标主要包括语言能力目标和文化能力目标。

语言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用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或地区生存、生活、沟通和交际。语言能力目标具体可分为由低到高四个层次,即:生存、生活、沟通、交际。具备了低层次的能力,才可能进入高一层次。高层次的内容涵盖低层次的内容。

文化教育的主要目标为熟悉并了解跨地域文化知识,理解跨地域文化的价值观知识,正确评价跨地域文化差异,运用所学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来灵活应付、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文化类资源建设时,我们也将据此分为四个层次。从文化知识的获得到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评价,再到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这四个层次既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又相互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层次是阶梯式提高和发展的,每个层次又可细分为更小的层次和分技能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自测,了解自己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分技能)的起点,然后根据自己要达到的更高层次的能力目标无缝切入。

3.按不同的学习方式建设教学资源

根据学习者使用设备的不同,我们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快构建多终端、跨平台运用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在电脑、手机、PAD等智能终端运用,并可适应不同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实现对学习者学习的支持。

为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资源的展示方式将实现多媒体、多类别展示,其中多媒体采用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方式实现,内容将采用多媒体知识单元、微课程、网络课程、移动课程、专题讲座、纪实录像、互动社区分享等多种教学模式实现。同时教学资源也将实现多功能操作,学习者可以进行展示、搜索、下载、上传、分享、评论、删除等多种功能操作。

4.按不同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地实现语言文化教育在线资源的共享,本项目主要采用3种教学模式进行业务开展。

第一种为线上网络课程学习。学习者主要借助在线课程或资源、平台、社区、服务等途径,学习语言教育与文化相关的知识,该模式的教学主要以学习者的自学为主。该模块的资源建设主要以线上网络课程的形式展开。

第二种为实时在线课堂。该模式的教学主要借助在线资源和视频教学系统或即时通讯工具对学习者进行教学,丰富学习者的学习模式,确保知识有效传递。

第三种为混合模式。该模式包括以下三个形式:混合在线课堂与网络课程、混合在线课堂与线下和混合网络课程与线下。

本项目的教学资源就是结合以上三种教学方式进行构建,以满足不同学习类型学习者的需求,并且学习者可以灵活组合选择,更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三)探索资源共享、学分转换与衔接机制

学分互认机制是推动资源共享的一个积极因素。在本项目中,我们将探索相同教育层次(水平相似的高校间)、不同教育层次(高校专、本间)、不同教育类型(高职与高校)以及企业与高校间的学分转换和衔接机制,为资源共享的顺利推动奠定基础。

(四)探索优质资源建设标准及质量保证机制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会同合作院校共同探索并确定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优质资源建设标准,建立质量保证机制,确保所共享在线语言及文化教育资源的质量。

(五)探索优质资源服务及利益分配原则

提供优质服务是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项目在资源共享同时将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及相应的利益分配原则。

五.项目实施项目

本项目主要按照以下3个阶段进行实施。

(一)第一阶段(2014-2015年)

本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为:首先,拓展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e项目参与单位数量至10家左右,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然后,每家成员单位提供5门左右的优质资源,经筛选评估后使语言与文化在线教育资源总数达到30门左右。同时,在该阶段也将重点对语言教育与文化资源建设标准及技术方案、项目运营模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二)第二阶段(2016-2017年)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一步优选本项目参与单位至15家左右,在线教育资源总数达到60门左右。同时还将重点开展资源共享、学分转换与衔接机制的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资源共享、学分转换与衔接机制的实施方案,完善运营和教学模式。

(三)第三阶段(2018-2020年)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一步优选本项目参与单位至20家左右,在线教育资源总数达到120门左右。在该阶段,我们将重点探索优质资源服务及利益共享机制,完成相关的配套机制、政策、制度、标准等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