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2018年第11期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模式探索

2018/10/15 10:31:52


远程教育协作组工作简报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处 2018 年第 11 3 20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模式探索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实践


一、案例背景


教师[2013]6 号文中指出,近年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也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 问题。旨在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出台了《网络研修与校 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教育部在《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指南》 中明确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目标任务:依托教师网 络研修社区,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结合的方式,通过一年左右时 间,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进行不少于 80 学时的线上培训与不少于 40学时的线下培训。通过培训,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推进高等学校、 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结对帮扶,引进优质资源,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 机制;通过集体备课、观课磨课、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研与培训 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和教 师专业自主发展。


自从 2010 年获得第一批“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资质,7年来,北京大学已经先后对全国约 77 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了 国培培训,并于 2011 年起,每年都承担教育部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 与往年不同,2013 年开始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教育部 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的一大举措。北京大 学期望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以下目标:聚焦课程教学核心问题,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建设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培训工作向纵深 发展;建立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提升培训绩效; 优质资源辐射,促进均衡发展。


二、实施特色


北京大学国培团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三方面:让 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实实在在地“落地”;将线上线下研修有机结合; 提供强有力的双线引领。


(一)紧抓“校长”:让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实实在在地“落地”


基于以往的经验,为了让校本研修不再停留在“网上谈兵”,北 大国培团队紧紧抓住“校长”这个角色,为每一位参研校长配备了一 位研修助理,一对一跟进,通过电话、短信、邮件、qq、微信等多种 方式进行及时沟通。为何要抓校长这个角色呢?因为校长不仅是学校 行政最高负责人,同时还肩负着校本教研的主要责任:是校本教研的 领导者、管理者和专业引领者。可见,校长是深化项目实施、打造学 校特色发展的最关键人物。


项目实施伊始,在培训团队的引领和研修助理的推进下,校长客 观分析本校实际情况,着手制订本校项目实施方案。以 2015 年示范 性项目为例,项目开展 1 个多月,79 所学校全都完成了方案的制定, 并根据研修专家意见完成了方案的修订与调整,为培训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校长们各显神通,从信息吸引、活动吸引、人物吸引、圈子 吸引、工具吸引和机制吸引等多方面寻找为教师学习、工作、研修、 生活提供服务的契机,在校长“第一责任人”的带领下,学校信息化 背景下的工作方式逐步建立,校本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黑龙江大庆龙凤区第三十一中的王立国校长,在学校空间发布了 “2015 年大庆第三十一中学国培研修方案”,该方案结合网络研修 与校本研修的主题,明确了研修目标和各类角色的活动安排、活动要 点和考核指标,具体可操作,让全校教师有据可依。


山西晋中介休市义安镇第四初级中学的郝建辉校长在组织本校 教师参加研修的同时,对教师的研修情况及时统计和反馈,有效督促, 表彰优秀。而且郝校长还充分运用平台优势,将区县和学校的相关研修信息在学校空间发布,如“‘致青春少年,诵中华经典’比赛通知” “期中考试时间安排表”“区县教研活动通知”等,体现了对本校教 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组织与管理。


有了校长的积极牵引,学校的校本研修在有序进行着。培训开始 第 3 个月,工作已逐渐深入到学科层面:学校根据研修活动安排公布 了学科组长名单,学科组长也积极回应,对本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做出 了具体安排,在本校空间及教研组空间发布了课堂实践活动安排。培 训中期,按照研修专家的建议,学校从已开展的主要工作、形成的经 验与成果、遇到的困难、下学期拟开展的工作、项目结束时拟形成的 成果五个方面认真梳理了本校实施项目的情况,对下学期的校本研修 有了切实的计划。


(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线上与线下研修有机结合


北京大学国培团队结合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为校长、学科组长和 学员分别设计了循序渐进的研修流程和丰富的研修活动,学员的研修 活动主要有学习课程资源、参加主题研讨、提交教学问题、发表反思 日记、参与专家答疑、教学设计打磨、校内外听评课、课例研析、小 课题研究等。这些活动有效地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起来,线上 线下一体化,深受学员喜爱。


校内听评课,学校根据学员网络研修和本校实际情况推荐授课教 师,授课教师上公开课,听课教师对课堂进行分析、点评、反思,完 成听课记录。该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各角色的参与积极性,从校长的号 召引领,到学科组长的组织实施,再到学员的精心准备,各角色都十 分重视这次宝贵的机会,有些学校还借此组织了校内课堂教学大赛, 他们将活动中生成的优质资源制作成光盘寄给北大。第二学期的研修 中,北大国培团队将这些优质视频资源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加工,上传 至网络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课例研析活动,由学科组长带领本组学 员,观看、研讨、分析其他学校提交的课例,在探讨和交流中不断获 得进步与突破。课例研析活动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他们积极发 表自己对课例的看法和感受,很多学员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些 来自一线教学的、最真实的课堂实录,太有用了!收获很大!”








校外听评课,则利用了网络的便利条件,将不同地域的微观课堂 进行了有效分享,拓展了教研空间。通过网络平台,将某省某区县某 校某学科的课堂授课“点”实时呈现到其他相关省市的“面”前,并 配有自评、互评和北大专家实时点评环节,让老师们亲身感受他省的 优质课堂,实现不同省市之间优质课的共享,使不同区域的一线教师 在教学思想、方法与技能方面进行思维碰撞,擦出火花,为当地的教 研活动注入新鲜血液。


  (三)双线教学:专家团队提供强有力的针对性指导


专家团队是培训实施的核心力量,也是决定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素。为了确保培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北京大学在整合全国优秀师 资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支分级、分层的高水平专家团队。在整个 研修中,专家既是专业学习的引领者,又是专业提升的引导者,更是 专业发展的激活者。


按指导内容的不同,北大专家团队分为学科专家和研修专家。学 科专家负责对学员进行学科引领,他们会及时梳理学员在培训过程中 提出的各种学科疑问,针对学员关注的重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发 布引领资源、组织答疑、撰写简报、点评生成性资源的形式,创设一 个和谐融洽的共同探讨的研修环境,为学员提供指路明灯。研修专家 则负责对整个项目进行引领指导,此外,还负责指导学校校本研修的 相关活动。2014 年的示范性项目,全员培训第二个月,教学总监兼 研修专家蔡可老师面向所有参训人员直播了远程实时指导会议,阐释 了项目实施背景和核心概念、如何结合网络研修促进校本研修和区域 教研、分享全国各地优秀的校本研修做法,很多老师留言说,“总结 到位,内容实效,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还有老师感叹, “网络真是一个大平台,有天涯若比邻,专家在身边的感觉。”


专家在平台上有导师工作室,在这里,专家可以进行自己的学术 研究与学科思考,尽情展现个人研究水平与学术素养,学员可以加入 感兴趣的导师工作室,了解专家的学术进展并与专家进行相关的学术 交流与学科研讨,这切实地拉近了专家与学员之间的距离。北大国培 语文首席专家温儒敏教授在导师工作室中发布了一系列深度好文,如








《和语文老师们聊聊“职业性倦怠”》、《目标与内容聚焦语言文字 运用—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语文教材如何守正创新》、《语 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们的心灵受到 震撼和启迪。河南焦作中站第五中学的徐宝利老师在《和语文老师们 聊聊“职业性倦怠”》的帖子后回帖说,“看温老师的这篇文章,好 像看到一个温和、慈祥的老人在对我们侃侃而谈,没有一丝的架子, 更没有一副故作高深的样子,让我马上有一种读书的冲动!”四川自 贡大安第三十四中学黄素琼老师的老大难问题是作文教学,但她在看 完温老师的《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后不再迷惑了,她找到了 正确的方法,“面对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某一种体系作为基本框 架,加于调整,形成自己的写作教学计划。作文教学实践性很强,不 必讲许多理论,主要靠大量阅读、适当模仿和不断的练习。”


三、培训成效


校长的身先士卒给了学员莫大鼓舞,丰富的研修活动,给力的专 家指导,让学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提升,他们研修积极活跃, 自主学习及交流意识增强,形成了乐学愿学的学风。随着培训的不断 推进,在平台上发表日志数达到上千的学员不在少数,交流的话题也 越来越丰富,从一开始“完成任务式”的发帖,已经发展为基于研修 平台的有效研讨交流。在平台上也涌现出一批活跃教师,在按照研修 安排学习的同时,自主研修意识非常强,通过话题讨论、发表日志、 邀请评价等方式,积极主动交流,解决困惑,增加经验,在一定程度 上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


贵州六盘水盘县断江镇第二小学的陈经济校长在他的研修总结 中这样评价培训,“贴近教学,贴近课堂,形式新颖,内容符合教师 的需求,讲授精彩,具有针对性、实施性和前瞻性。”如今,北京大 学实施国培示范远程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已有三年,随 着项目向纵深拓展,一个开放、宽松、平等交流的学习型组织正在逐 步形成,老师们逐渐能放开传统项目的束缚,能够静心地在一起谈论 自己的教学,特别是敢于分享自己的担心和困惑,主动寻求帮助。已经结束两年的项目,还有不少老师仍在研修平台上分享自己教学中的点滴收获和感想,评论他人的教学日志。一位老师在培训中的感受非 常形象,他这样说道:“今天登录到平台上,看到自己前几天发表的 一个话题,得到了好几个同仁的回复,本来上了一天班、疲惫不堪的 自己竟然有了精力又回复一下,还想写下这篇日志记录下当下的心 情。”从这些鲜活的话语可以看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这种 混合式培训已经深入人心,通过培训,老师们自主学习及交流的意识 增强,网络学习正在成为习惯,研修已走向常态化、校本化。


四、案例启示


从本文案例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在国培示范远程网络研修与校本 研修整合培训项目中的种种做法,变革了旧的培训模式,不再采用单 一的网络培训,不再是封闭式的培训平台,不再仅限单一角色参训, 为远程培训项目的落地提供了脚手架,让学校和教师得到了实实在在 的发展和提高。如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设计,让研修方式走向 了校本;多样化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让研修任务走向了实际教学; 专家团队的双线指导和长线支持,让研修目标走向了学校内涵发展;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让研修资源走向了共建;常态化的研修社区,让 研修主体走向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