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职业教育力量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2018/10/15 11:24:32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表达了支持和参与意愿。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近5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涵盖互联互通、产能、投资、经贸、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等合作领域。一些标志性的重大项目正在逐步落地,带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随着建设项目的推进,当地员工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不仅关系到具体项目后续建设运营,更将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效果。西南交通大学以服务铁路“走出去”为目标,发挥高校的牵头作用,汇聚各职业教育学院的力量,形成面向“一带一路”的教育培训联盟,取得积极成效。
1 轨道交通教育联盟是“一带一路”催生的教育培训新机制
1.1中国铁路“走出去”已经成为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铁路以其基础性、经济性、公益性、社会性、支撑性、引领性等属性,以及安全、便捷、大运量、全天候等优势,成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首要选择和优先领域,是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官”。在政府主导和各方努力下,中国铁路“走出去”已取得积极成效。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海外建成、在建或拟建铁路的总里程已经超过2万km,一个蓬勃的海外铁路建设、运营市场正在形成。
1.2中国铁路“走出去”对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需求 海外铁路建成通车后通常有两种运营模式,一是由中国公司代为运营若干年,然后移交;二是直接交由业主国家运营。无论哪种运营模式,都需要大量当地员工参与。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存在铁路建设和管理上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现象,成为制约铁路发展的“瓶颈”。管理运营铁路需要的人才有三个特点:一是层次多,既需要具有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历水平的高端管理者,又需要大量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二是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按中国铁路总公司制订的标准,铁路特有工种共有77个,分为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供电等不同方向;三是人员需求量大,参照中国铁路岗位人员的设置标准,每km定员约为10-20人,由此可知海外铁路管理运营需要的人员数量将达到20-40万人。
以埃塞俄比亚为例:该国为发展本国经济成立了埃塞俄比亚铁路公司(ERC),规划了八大铁路线路构成的国家铁路网络。首期建设铁路为首都亚的斯阿贝巴至吉布提出海口的出海通道752.7km,已于2016年10月通车。二期建设计划在2017年开始,将新建阿瓦什-沃尔迪亚、沃尔迪亚-莫克来、莫约-阿瓦萨等三段铁路,总长预计为2000km。远期规划的还有沃尔迪亚-阿塞塔-塔朱拉,瑟伯塔-贝德乐等铁路,以及亚的斯亚贝巴轻轨2期等,总里程将超过5000km。届时,埃塞俄比亚将形成非洲最大的铁路网。根据埃塞俄比亚铁路的建设规划,对各部门岗位人力资源需求测算见表1,分层次的人力需求预测量见表2。由表1、表2可知运营埃塞俄比亚铁路涉及面宽,层次多。所需要人员包括了车务、工务、电务、机务、站场、运输组织等多个专业;而每个专业又分为工人、技术员、管理干部等不同的层级。因此,员工的教育需求也变得多样且复杂,既需要有不同层次、系统的学历教育,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既需要理论教学,又需要实践操作。
表1.埃塞俄比亚铁路各部门岗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序号 | 岗位/需求量 (人) | 2017-2018年 | 2019-2021年 | 2022-2025年 | 2026-2045年 | |||
新增 | 合计 | 新增 | 合计 | 新增 | 合计 | |||
1 | 行政管理 | 539 | 624 | 1163 | 1166 | 2329 | 1066 | 3395 |
车务部门 | 2267 | 3061 | 5328 | 6540 | 11868 | 7475 | 19343 | |
3 | 机务部门 | 971 | 1311 | 2282 | 2801 | 5083 | 3201 | 8284 |
4 | 供电部门 | 549 | 635 | 1184 | 1188 | 2372 | 1357 | 3729 |
5 | 车辆部门 | 682 | 921 | 1603 | 2213 | 3816 | 2249 | 6065 |
6 | 工务部门 | 1606 | 1858 | 3464 | 3474 | 6938 | 3971 | 10909 |
7 | 电务部门 | 912 | 1056 | 1968 | 1755 | 3723 | 2006 | 5729 |
7526 | 9466 | 16992 | 19137 | 36129 | 21325 | 57454 |
表2.埃塞俄比亚铁路分层次人力资源需求量
层次 | 2017-2018年 | 2019-2021年 | 2022-2025年 | 2026-2045年 | 合计 | 占比 |
1397 | 1768 | 3594 | 4052 | 10811 | 18.82% | |
高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 5590 | 7074 | 14377 | 16207 | 43248 | 75.27% |
管理人员 | 539 | 624 | 1166 | 1066 | 3395 | 5.91% |
合计 | 7526 | 9466 | 19137 | 21325 | 57454 |
我国铁路教育体系是由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和铁路运输部门的实训基地组成的,任何一个单位都难以独立承担国际铁路人才教育培训任务。为了跟上“高铁走出去”的步伐,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必须构建一个能将不同类型的教育单位联合起来,集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于一体,能够承担各种国际教学培训任务,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教育培训“航母”。
1.3 新形势对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五中全会要求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要“推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放和在线教育联盟、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建设”,还要“大力实施面向不同行业、企业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e行动计划”。国家层面的政策规划了继续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赋予了新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4年10月,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发起成立了“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联盟充分发挥知名高校成员在社会和行业上的影响力,以及在学科、专业、师资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广泛联系企业,共同推进资源共建共享与在线教育工作,打造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新业态,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联盟的成立为各高校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我们解决当面面临的问题指明了方向。由我校主导的轨道交通教育联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2 西南交通大学服务铁路“走出去”的实践与探索
2.1 牵头创建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 基于当前轨道交通发展和铁路“走出去”的形势,以及国家关于继续教育发展方向和途径的规划,在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的指导下,西南交通大学牵头成立了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联盟成员包括四种类型的单位。
3.在肯尼亚蒙内铁路开展技术培训。全长480 km的蒙巴萨港至内罗毕铁路于2014年10月动工,计划在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2016年,西南交通大学与该铁路的承建单位中国路桥公司签订培训合作协议,为蒙内铁路先期开展技术工人的培训试点。首期培训为期4个月,于2016年4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展,同年7月顺利结束。由西南交通大学和湖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担,培训机务、电务和车务3个方向学员102名。蒙内铁路二期培训于2016年10月启动,目前正在进行之中,培训专业扩大为信号等10个方向,联办的教学单位也增至6家学校。肯尼亚蒙内铁路技术人员培训的联合承办单位和培训专业见表4;培训现场见图4。蒙内铁路开通时,中央电视台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报道,其中专门提到西南交通大学在肯尼亚开展的铁路技术培训有力支持了蒙内铁路的运营,新闻报道截图见图5。
表5.肯尼亚蒙内铁路技术人员培训表
批次 | 联合承办的教学单位 | 专业 | 学员(人) |
第一期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机务 | 35 |
电务 | 34 | ||
车务 | 33 | ||
第一期培训学员合计 | 102 | ||
第二期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信号 | 26 |
通信 | 24 | ||
工务 | 74 | ||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行车 | 38 | |
调车 | 30 | ||
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副司机 | 30 | |
四川管理职业学院 | 客运 | 104 |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列车乘务 | 116 |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客车 | 23 | |
货车 | 48 | ||
第二期培训学员合计 | 513 |
4.规划建设埃塞俄比亚铁道学院。埃塞俄比亚政府提出了建设八大铁路线构成的国家铁路网计划,总里程为5060 km,首条从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752.7 km铁路已建成通车。埃塞俄比亚目前没有专门面向铁路的高校,铁路建设发展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严峻问题。建设一所能够培养各级、各类铁路人才的铁道学院显得尤为迫切。西南交通大学从2014年7月起参与埃塞铁道学院的规划工作;2016年该项目转由中国商务部以援外形式实施后,学校又牵头承担了埃塞俄比亚铁道学院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积极、广泛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一年多的考察、研究,并进行了十几稿的反复论证、修改后,学校于2016年11月向商务部上报了《援埃塞俄比亚铁道学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见图6。
5.参与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铁路联合科研攻关。2015年5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俄罗斯“莫斯科-喀山-叶卡捷林堡”高铁莫斯科-喀山段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这是我国企业首次中标国外高铁设计任务。“莫喀高铁”最高设计时速为400km/h,轨距为1520mm,且面临高寒、冻土等复杂地质及气候条件。针对这些技术难题,西南交通大学与中铁二院达成共识,组成技术研发联合体,开展了一系列的联合研究工作,共同承担了包括“高寒、宽轨、400km/h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研究(包括特殊桥上轨道结构型式及轨道-桥梁相互作用研究、莫喀高铁轨道系统研究、扣件系统设计参数及关键部件试验研究、时速400km/h、1520mm宽轨距高速道岔关键技术研究、轨道结构减振降噪技术研究、400km/h,1520mm宽轨距轨道结构动力特性研究)”、“400km/h特殊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关键技术”、“中俄高铁莫斯科至喀山段线路平、纵断面参数研究”等项目,为顺利完成莫喀高铁的设计任务提供了坚强支撑。
6.积极培养国内专业人才。中国铁路“走出去”,需要面向海外开展国际教育培训合作,更需要立足国内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思维,熟练掌握行业前沿技术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因为只有这样方能不断提升中国铁路的品牌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方能更好地推动中国铁路走向世界。因此,西南交通大学始终将国内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作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多渠道、多举措培养优质的轨道交通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学校构建了轨道交通创新人才培养“4+X”和“3+X”两大体系、五种类型、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对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以“4+2+3”和“4+4”模式[1]培养学生960余名;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对研究型工程人才的需求,以“4+2”模式[2]培养学生250余名;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对国际工程现场和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3+2”模式[3]培养学生200余名;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3+1”模式[4]培养学生1万余名。通过企业订单式培养,学校培养了国内第一批客运专线人才,“3+1动车班”[5]毕业生覆盖了国内首批四个动车基地。此外,2015年至今,学校先后举办了100余期涵盖轨道交通领域多个层次和类型的培训班,其中既有以动车组司机、动车组机械师为对象的技术人员培训班,也有以交通运输部机关处级领导干部、四川省直属机关及各市州领导干部等为对象的高层次管理人员培训班,还有以各铁路局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技术学院任课教师等为对象的师资培训班。例如,为帮助联盟成员单位中的部分高职院校解决双语教师水平不高、涉外教育培训人才不足的问题,西南交通大学于2016年8月组织了一次针对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强化培训,开设了教学方法、技术翻译、文化差异等方面的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在承接“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研讨班”时,国家铁路局党组成员郑健专程来校讲授第一堂课,还通过专家授课、集体讨论、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士沙龙”等形式,使四川省相关领导干部了解、掌握了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动态及前沿知识,助推了四川轨道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见图7、图8。
此外,西南交通大学还承担了科技部主导的铁路技术国际培训项目;与泰国职教委及下属职业院校、蒙古国交通运输部、老挝交通运输部、越南科技大学、斯里兰卡铁路局等进行了积极的交流。
2.3 开展教育培训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探索实践,由高校牵头,汇聚各方教育力量打造的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已基本形成多层次、全专业的教育培训体系并取得初步成效。
1.宣传了“一带一路”战略思想。通过培训,各国官员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容、意义以及与本国发展的关系也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体会到发展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消除了误解或疑虑,进而加深了对这一战略的认同。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各国官员对中国的发展状况有了很多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感受,他们震撼于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快速发展倍感振奋和钦佩。增强了与我国合作发展铁路建设的愿望。见图9。
2.搭建了企业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在国际培训项目开展期间,西南交通大学组织学员到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考察;还组织学员访问了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技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企业和职业技术学院搭建了与各国官员交流合作的平台。见图10。
3.探索了“校校”联合开展技术培训的新模式。在肯尼亚铁路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中,西南交通大学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建立了“校校”联合共同开展铁路技术培训的新模式。通过整合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来适应国外铁路教育专业宽、层次多的需求。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各校在合作机制、教师遴选、资源建设、学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4.推动了中国技术和文化“走出去”。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在老挝实施了首个境外对外援助培训项目“2015年老挝铁路技术海外培训班”。借助培训班搭建的交流及合作平台,学校与老挝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签订了合作出版老挝语版铁路技术系列丛书的协议,整套系列丛书均由学校负责编写及翻译,由老挝方负责出版和发行。预计在2017年底,系列丛书的第一部将在老挝正式发行,这将是世界上首部正式发行的老挝语版铁路技术书籍,也是中国文化及中国铁路技术“走出去”的又一现实举措。
5.增进了与各国朋友的友谊。通过培训与各国朋友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各国学员纷纷表示,要把所学所见所感带回自己的国家,努力促进中国与各自国家在铁路建设发展方面的友好合作。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及相关负责机构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国政府和我们表示认可和感谢。图11是老挝老中合作委员会副主席维吉.欣达翁亲笔签发的感谢信。
6.推动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通过培训普及了现代轨道交通知识,加深了相关领导干部对轨道交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了他们对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认同感和信心。参加培训学习的干部学员普遍反映,通过培训了解了国内外轨道交通的发展形势和热点问题,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促进了交流,资源信息得到了有效的共享和互补,为今后开展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研讨班” 还促成了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为川内各市、州和相关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切实推动了四川省乃至全国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见图12。
3 轨道交通教育联盟在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作为新生事物,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在发展和运作的过程中也凸现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联盟成员单位的重视,大家正在积极研究并加以解决。
3.1培训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目前,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开展的各类培训仅涉及到铁路建设和运营所需门类的极小部分。无论在专业面上还是在学员层次上都远未达到全覆盖。按国内铁路用工标准和国际惯例,人员需求大约为10~30人/km,这意味着一条数百上千km的铁路将会需要各技术工种的人员数千至上万人。这对我们教育培训的输出能力是极大的考验,随着我国铁路援外建设项目的发展,培训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要不断拓展。
3.2 培训主体单一能力有限 铁路总公司颁布的铁路特有技术岗位有77种之多,与之相对应,海外建设铁路的国家所需要的专业种类和人员层次必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中国铁路的教育体系已形成“本科院校+职业学院+路局实训基地+技工学校”多层次,成体系的格局,需要各个层面的教育机构共同参与,任何一所学校都无法单独满足某一国家铁路教育培训的全部需求。但是,目前参与国际培训合作的学校数量还不是很多,专业面也不够齐全。
3.3体制和机制不能适应国际项目的需要 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体制和机制性的问题。例如事业单位法人与企业法人对接的问题、培训联合体之间的经济分配机制问题、校内经济收入分配问题、外派师资的经济政治待遇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将阻碍铁路技术国际培训合作的深入健康开展。
3.4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我们开展国际铁路技术培训合作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如教材、课件等。目前,我国铁路走出去的国家已涵盖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涉及到英语、法语、葡语、西语等不同语种,甚至还有老挝语、印尼语等小语种,教材建设的工程量和投资都将十分巨大。目前,西南交通大学正在与老挝新闻出版单位合作开发老挝语版的铁路技术系列教材,但仍远远无法满足培训合作中层出不穷的新要求和新需求。
3.5在海外缺少实训设施设备 从铁路人才的需求层次看,数量最大,各国最需要的是技术工人,而实践操作是培养技术工人必不可少的环节。国内通过职业技术学院和各路局的实训基地解决技术工人的培养,但目前国外则没有相应的条件和设备,一般只能安排在运营铁路上开展实训,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3.6 能够承担国际培训的教师相对缺乏 如前所述,海外培训需求量最大的是技术工人,而我们能够培训技术工人的教师一般来源于职业学院、路局或是技工学校。这些教师普遍缺乏外语交流的能力,对国外政治制度、管理方式、风土人情等都不熟悉,很难胜任教学和管理工作。虽然我们已经加强了双语师资的培养力度,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就国际培训双语教师的实际供需情况而言,目前的师资缺口仍然十分巨大。
3.7缺少教学资源建设的专项资金 若要大范围、持续性、成体系地面向国内外开展轨道交通教育培训工作,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并通过远程教育是最佳手段。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先期投入,是高校等企事业单位无力承担的。目前国家没有这方面的投入,而业主国家通常由于体量小且经济欠发达也难以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导致现阶段的培训仍以面授为主,缺少资源的持续积累,不利于长期发展。
4 进一步壮大发展轨道交通联盟的思考
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正快速推进,各领域的工程建设单位和装备制造企业不断组团走向海外,复杂的大型工程和先进装备相继在目标国投入使用。对目标国的本土人才进行教育培训,使之能够运营和维护先进设施设备,是海外项目持续开展的必要保障。为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西南交通大学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统筹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的力量,发挥好教育培训集团在铁路“走出去”进程中的作用。
4.1 根据轨道交通发展的新趋势及时创新教育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当今的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层出不穷。只有紧紧围绕这些新变化,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满足委培方的需求,轨道交通教育联盟也才能在求新求变中保持生机和活力,实现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4.2 继续整合轨道交通教育培训力量 目前,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尚属于各学校和教育机构间的自发组织,结构松散,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较为有限,各项工作推进难度较大,成员规模及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一带一路”战略及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推动作用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为高效推进联盟建设工作,切实发挥联盟在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领域应有的作用,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我们将向教育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建议将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定位为职业教育行业协会,并进行宏观管理、综合协调及教学指导。通过政府部门及行业领军企业的影响力和政策导向,吸引、动员更多行业高校及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加入联盟。我们还将整合各个成员单位的优势力量,梳理出师资库、课程库、教学资源库和实训条件库等,形成较完整的教育培训能力清单,不断壮大联盟力量,组团出海。
4.3 争取承接更多国际教育培训项目 目前,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受限于民间自发组织的身份定位难以获取充足的、成体系、成规模的教育培训项目,无法对教育培训资源进行统一、长远规划。因此,西南交通大学将发挥轨道交通行业教育培训的牵头引领作用,积极与外交部、商务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以及各大铁路建设企业对接,争取形成长期稳定的、规模化的海外教育培训目,为联盟内的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更多参与国际培训的机会,切实服务于海外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乃至推动中国教育“走出去”。
4.4 积极对接国际教育体系 经过调查研究,大部分海外教育培训目标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标准都难以无缝衔接、完整匹配。例如,埃塞俄比亚的职业教育实行五级证书制度,很难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很多国家已经不满足于接受操作层面的技术培训,而是希望能够系统引进中国先进的技术标准、教育标准,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国外学员也希望在学习先进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取中外两国共同认可的职业教育资质,以便获得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因此,西南交通大学将向教育部建议对接国外职业教育的相关职能部门,商讨不同国家之间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问题,推动国内外职业教育经历的互认、互通,并拟定相应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
4.5 积极开展双语师资培训 师资团队是教育培训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外培训中更是肩负着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知识、塑造中国形象、搭建中外友谊桥梁的重要使命。但正如前文所述,担负如此重任的国际培训双语师资却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这无疑会严重阻碍中国教育“走出去”的步伐。西南交通大学将牵头组织各联盟成员高校组织开展高水平的师资能力培训,着力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外语使用水平及跨文化交流能力,打造优质的、大体量的国际职业教育师资库。目前,新一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双语培训班即将开始,来自包头、南京、济南、郑州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70余名专业老师将参加本次培训。
4.6投入教学资源建设专项资金 为使类似于轨道交通的教育培训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良好开展,必须打造一批高水平、多语种的课程资源。西南交通大学将通过向政府申请和商业运作等多种方式,积极争取多方面的资金来源,使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能够尽快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专业教学资源,适应铁路 “走出去”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待首批开发的课程能够面向各国运营后,所获得的费用可用于后续课程资源的建设。这样,由先期“输血”逐渐过渡到可自行“造血”,使教育培训能够伴随铁路“走出去”战略良性且可持续地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九日